1398钱是个好东西

魏广德明白了,礼部和太医院现在就只保着京师惠民药局这个牌子,其他地方都顾及不到,因为朝廷不给钱。

地方上医生也不愿意接这个活儿,不仅没有报酬还要倒贴钱。

关键发生疫病,他们还要冲在第一线。

而且,朝廷想要白嫖,就给个八九品的官身还不给俸禄,显然对他们也没有吸引力。

说到底,积极性没有了,自然就没人愿意做了,药局和医学自然没落。

“地方上重建惠民药局,就得有真金白银砸进去,重建医学,那些医师想要的是银子还是官身?”

魏广德忽然问道。

惠民药局这个机构,魏广德觉得还是有必要重建,这是具有普惠性质的组织,朝廷挤一挤,应该能弄出点银子来。

而且,魏广德来自后世,自然不认为其中就没办法搞钱,相反,只要占着大义,有的是办法从富户手里弄钱出来补贴穷苦百姓。

不过地方上愿意主动赠医施药的医官就不好找了,所以得先搞清楚这些人的需求。

要官身就简单了,县级医官给个从八品,甚至八品也行,州府一级就往上升。

刚才徐春甫已经说了,国朝之初这些人,其实多是地方医户推选出来的,是没有发俸禄的,属于义务劳动。

如果官身对他们没有吸引力,那就只能考虑给银子了。

好吧,现在的大明朝廷,如果能够不花银子办成事儿,自然会优选这个。

花银子办事儿,才是最后无奈的选择。

没办法,钱再多都不够下面官员开支的,就算开源,人家也能想到花钱的路子,还理直气壮要银子。

节流这块,魏广德是一点不抱希望。

除了找个执拗点的户部尚书,管好钱袋子,他也没其他什么办法。

“这”

魏广德问的直接,徐春甫一时居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下面的情况他知道,在官身和银子之间选择,他自然知道应该选择后者。

不是医生没有同情心,而是帮助不过来。

没钱的百姓多了去了,哪怕只是十分之一,这诊药费也是个天文数字。

就算是李时珍神医,不缺钱的主儿,云游救助都不敢说见一个帮一个,根本解决不完。

徐春甫没接话,魏广德就知道,他不好意思说出那两个字。

明朝的医户有个特点,那就是都是读书人,不认字儿怎么看医书。

所以,这帮人做医生的,其实有个共同点,那就是科举失意者。

是的,医户制度崩坏,很大原因就在于医户子弟首选科举,只有科举不第,才会继承家业做医生。

这样的人,受儒学影响,自然也耻于谈钱,宁愿不做,也不愿意把钱摆到明面上来谈。

“府州县的惠民药局要重建,不能在荒废下去了,哪怕不能惠及所有百姓,只要能帮助一部分,也是值得的。”

魏广德开口说道。

后世一张照片对他触动还是很大的,一个母亲给孩子下跪,因为无钱医治孩子的疾病。

当时的魏广德无能为力,因为类似事太多,普通人一个是管不过来的。

可现在,他身为大明执牛耳者,已经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而徐春甫在听到魏广德话语后,脸色瞬间潮红。

要说大明的官儿,不是没理想,只不过经历宦海沉浮后,多选择随波逐流。

但是,当发现理想有机会实现时,还是非常有积极性的。

儒家的教育,不能说很失败,只不过多是受到大环境影响而不知不觉变了,海瑞似的官员少之又少。

其实,历朝历代何尝不是如此。

只不过,徐春甫在激动片刻后,很快又冷静下来。

惠民药局的支出可不是个小数字,当下的朝廷根本就支撑不起来这么大的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