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这不成吧?”谢一城有些吃惊,“按照早先你跟我说的,我回来待一阵,等我媳妇要生了再回去。”
“早先是这么说的,可这不是总队那边安排来人了,能帮你接手一些工作,虽然现在不是太熟也好得多,有人帮忙你先紧着家里事来吧。”
吴孝安着谢一城的心:“大队这边又不比以前,是战争年代家里有事也回不去,别说生孩子,家里没了人,真要打仗也不能随便走。
“大队这边事又不是什么天大事,缺了你不能忙活,你媳妇这怀双胎的事才是大事。
“换成我,大队这边我啥都不要,也要保着媳妇孩子安稳。
“后续大队这边我来说,再说你这几年也没咋休假,去年去北平也是接受嘉奖邀请,不属于个人事,没啥大影响。”
谢一城深点头:“队长,有你这话在,我这心里就踏实了,就是我这边忙活事,你那边回家耽搁了。”
“我回家啥时候都成,媳妇孩子都在家安稳没事,紧着你这边来。”
“那等回头你回家多待一阵,大队这边我给你帮衬着。”
“到时候你不帮我还不乐意呢!”
看谢一城安了心,吴孝又道:“去跟邵指导员见见面熟悉熟悉,后面你该下山下山,你的事就别跟他提了,回头我再跟他说。”
“这能行?”
“你提了他又抹不开面又说不了,回头我跟他好好唠唠就行。”
谢一城最终还是根据吴孝的提议出屋,找到邵义进这位新任指导员。
看着二十五六岁,比谢一城大上几岁也不多,第一眼给谢一城的印象就是,大队来了个文化人,一身知识分子气息,但是身上又有些技术人员的气质,两者交杂在一起。
谢一城主动开口,对方也很热情,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一个大队内搭班子,肯定不会头一次见面就闹矛盾。
从对方口中谢一城才知道,邵义进还是一位大学生,东北本地的学校,毕业时间也没几年。
所在大学解放前叫尔滨中俄学校,这个学校在早先就两个专业,一个是铁路建设,培养铁路技术人才,一个是电气工程,主要也是跟铁路相关。
这个学校早在1925年,就有了红方出现,被小鬼子侵略占领后转入地下。
当然,这个学校现在说出去名声不显,但是经过多年后,这个学校有了另外一个称呼,尔滨工业大学,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工大。
对于这种上过大学的文化人愿意下基层工作,谢一城都是多看一眼,在基层,才是最辛苦最累的,愿意下来的多是脚踏实地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