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学校内部又放了一次假,谢一城这次没有再去吴孝家里,而是主动去找到安德烈唠嗑聊天,了解一番现在的尔滨建设情况。
现在的尔滨跟奉天一样,也在进行承接着毛熊的大量工业转移。
就比如国营伟建机器厂,说名字可能不太熟,但是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大名鼎鼎的122厂。
于1952年创办,也是重点项目之一,属于军工企业,122厂在今年兴建亚洲最大的厂房。
之前谢一城还以为安德烈在哪个小厂或者国营店工作,结果他在军工厂工作。
原因很简单,安德烈懂技术,还会中俄双语,随时切换对话没有一点负担,属于高技术人才。
那些援助的毛熊专家,很多时候都是安德烈对接。
不过对于那些毛熊专家,安德烈对于其中一些人是相当看不上。
有技术的低头傲气也能接受,谁还不是先当孙子再当爷,他们这跟着学习人家也是老师,一些缺点可以主动包容接受,他们要尽快学习,军工生产不能靠其他人。
可是那些技术不咋地或者刻意拖延还要酒要吃的当大爷,背地里安德烈骂得最狠。
他们军工厂建设为了照顾到这些技术员生活,自己吃食住宿再差,也要给来的技术员照顾到,很多时候都是远超标准待遇。
实际上也不只是安德烈军工厂,工业转移只转移机器没技术没人教导直接上手,那机器机会跟废铁没区别,等摸索出技术不知道时间过去多少年,一切都耽搁了。
这样一来,为了毛熊支持,获得大量技术员到来,红国给出的超高标准。
从1952年给出的毛熊专家的薪金待遇来看,多级别中最低的一个级别是1500分,最高级别是将近3000分。
而司局级干部最高才1470分,部级平均是1852分,一个最低级别的专家待遇,都比司局级分要高。
这个分,就是建国后一段时间的工资分。
除了这些外,还有住宿、医疗、交通以及各种实物补助,补助量远超同时期干部。
毛熊的技术干部平均工资分肯定是低于国家最高,但是加上这些后,待遇远超高级干部,极其夸张。
除了这些对个人的待遇,红国这边还要按照每人每月超过1500卢布支付给毛熊来补偿所谓的原单位损失。
按照当初的统计数据,一位毛熊专家的每月所有开支如果计算成小米,按照级别是在一万斤到一万八千斤小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