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小齐是不是就不会读书了?
不读书,也没什么不好的。
或许他就可以跟绝大多数人那样,普普通通,安安静静的走完一生。
倘若当年小齐吵着要去行走江湖的时候,自己在旁推波助澜,真的让这个弟子,跟着阿良仗剑远游……
那么成不了圣人的齐静春,会不会就在往后,修成了大剑仙?
无拘无束,逍遥天地间。
无论怎么看,做剑修,做凡夫俗子,都比成为儒家圣人来的好。
倘若自己当年少读点书,多花费些许时间去修行,是不是早就跻身十四境了?
只要自己这个当先生的,境界足够高,拳头足够大,那么当初在城头上,那个老大剑仙,是不是就愿意坐下来,认真听听自己的道理?
老秀才忽然觉着,自己的顺序学说,搁在某些时候,就是一张废纸。
因为白发未死,黑发先走。
……
藕花福地,一场大雨忽然而至。
少年悠悠转醒,脑子里头,一片混沌。
四下张望一眼,没有什么变化,藕花福地还是那个藕花福地。
两把长剑,一左一右,悬停在他身旁。
好像就只是简单的睡了一场。
无事发生,没有人死,也没有人受伤。
愣神许久,年轻人收起脑袋上的莲花冠,抬起脚步,朝着远处的南苑国京城,缓缓走去。
没有御剑,少年只是以双脚行走。
摘下养剑葫,慢饮慢酌。
老道人出现在宁远身旁,笑问一句,“小子,想不想走一趟青冥天下?”
宁远攥着养剑葫的手一顿,想了想,没有搭理他。
老道人自顾自说道:“老夫也不藏着掖着,明儿了跟你说,我这观道观,既是观道之地,也是为了养蛊。”
“此前那个丁婴,就是老夫的杰作,无论是心性还是根骨,都极为接近道老二,但还是差了不少。”
宁远忽然打断道:“老观主认为,我与余斗,极为相似?”
老道人摇摇头,“青冥天下已经有了个余斗,不再需要第二个。”
一袭青衫喝下一口酒,“所以?”
老道人颔首道:“青冥天下,余斗陆沉,缺一不可。”
“最好是各取其长,两者合二为一。”
这无疑是对年轻人最大的评价。
事实上,这座小人间,老道人之所以弄了个飞升战,除了观道之外,就是想要养出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