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有不少捐款,共计六百二十四元。”
旁边另一人补充道:“我这里清点了五百六十一元。”
两笔金额加在一起超过一千元人民币,并且地上仍有不少散落的零钱。
因此庄岩推测凶手没有取走这笔钱财。
宋志成点头赞同:“确实如此,另外还在一些信众行李里发现了四百现钞。”
“尸体身上佩戴的黄金项链、耳环也完好无损。”
简单陈述后,宋志成又展示手机相册内的图片。
“那本日记本已经在送检途中。”
“至于借据我已经拍了照片,请您查看。”
庄岩接过手机看了看图片内容:“今天欠各位金主柒佰贰拾贰元贰角现金……”
“借款人:方俊杰。”两张纸上的字都是用鲜血写的,从字迹上看应该是同一个人写的。
而且纸张也差不多,可能是从同一个笔记本上撕下来的。
于明生惊讶地说:“这如果是嫌疑人留下的……他到底想干什么?实名制杀人吗?”
这也是宋志成想不通的地方。
如果借条是嫌疑人留下的,那么他公然留下名字,是在挑战警方吗?
如果不是,那为什么要用血来写?
宋志成并不擅长分析犯罪心理,只好求助于庄岩。
庄岩默默地比较着两张纸上的笔迹。
然后问宋志成说:“这个笔记本是玄清道长的?”
“对!”宋志成回答,“本子是在玄清道长房间里找到的,前面记录的是道观的一些日常账目。”
玄清道长是个德高望重的修道者,也是道观的负责人。
嫌疑人在他的笔记本上留下一张给神明的欠条,这只能说明一点!
庄岩在心里默念:“扮演法!”
这是他常用的一种推测方式,把自己放在嫌疑人的角度,推算其心理状态。
他盯着这两行血字,深入其中,不断揣摩写下这些字时,嫌疑人的心思。
看了一会儿后,庄岩把目光转向了打开的功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