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展会结束

“嗯,不错。”

李先生微微颔首,目光始终停留在木雕上,忍不住发出感叹。

“华国真不愧是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这福省木雕,巧夺天工,美轮美奂。

若是能将其引入我们国家,想必会受到众多艺术爱好者的青睐。

若是可以,我想现在就定一批,来年就放在我的艺术展览会上展出。

好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如此精美的木雕艺术,认真感受一下,来自华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没问题。”

苏烈高兴点头,抬手做请,“我带两位过去谈。”

“好……”

韩临风带着丝绒手套,举着一支制作精美的手镯,向围在展台前的珠宝商,和首饰爱好者,认真介绍着。

小主,

“各位看到的这支手镯,是根据传统非遗文化,加以创新设计而做出的凌霄雾梦镯。

此镯通体透亮,玉质温润,宛如被月华浸润,如同凝结的淡蓝雾霭,镯面雕有云海翻涌之景……”

众人听着他的介绍,神情专注,有的女士,更是两眼放光,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只手镯,恨不得那只手镯现在就戴在自己手上。

“这样精美的饰品,说实话,也只有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精湛技艺的华国,才能创造出来。

那些国外的珠宝首饰,美则美矣,但相比之下,感觉总是少了些韵味,不若华国的国风首饰独具魅力。”

“是啊是啊……”

众人表示赞同,随后纷纷激动扬声,要为各自的店铺或是商场定一批货。

却没想到,韩临风直接来一句:“要定可以,但每人限一单,并且,定制款每次不能超过20件首饰。

交货期为半年到九个月之间,时间从签订合同后的四十五天后,开始计算。

如果是批量生产的普通款,签订合同后的五个月内交货,同样限量限单,每三月可定一单,每次不超过 100 件。

不过,如果大家定的是这次展出的珠宝首饰,可在两个月后,先收到三成货物,剩余的,则按合同时间交货。”

众人一听,纷纷面露不甘,觉得这商家的合作也太过苛刻了,哪有人把生意往外推的?

有那脾气暴躁的,更是指着韩临风呵斥,“你老板是谁?让他出来和我们谈,哪有这样做生意的珠宝行?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那前朝的皇家工坊,只接达官显贵的单,不把我们这些普通商户放在眼里呢!?…………”

他巴巴骂个不停,韩临风也不生气,不卑不亢地站在那里,任由他破口大骂,直到对方发完火,情绪稳定下来,才不紧不慢地说。

“不好意思,我们老板是谁,现在还不方便透露,不过……我可以给各位说的是。

你们若是现在定了我家的货,以后在市场上,绝对会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利润空间更是可观。

但,现在要是犹豫不决,过后再想订货,可就不知道会排到猴年马月去了,到时候,大家看到肥肉而又吃不着,可别怪韩某没提醒各位。”

众人闻言,心中虽仍有不满,但仔细想想,此人说的也有道理。

这么精美绝伦的首饰,若是能轻易打造出来,那就失去了其独特的市场价值,也会变得平庸无奇,因而都咬牙答应了。

韩临风满意点头,和一旁的丘北对视一眼,便让他带大家去洽谈区签合同。

…………

传统特色工艺品区。

丛子豪,钱东,程虎,程光,赵小飞则是在工艺品区域,帮着赵刚他们推广藤/竹编工艺品和发饰。

宾客们光是看到他们摆出的二十多种箱包和小摆件,特色发饰,就喜欢得不行。

再加上他们的精湛手艺,都不用怎么介绍,就轻松签了一大堆订单。

赵刚,赵红军等人,激动得全程都哆嗦着嘴,话都差点儿说不出来了。

不过这次,牛春花夫妇,李淑琴,白秋莲,还有赵建国和他妹夫陈大山,倒是出了不少力。

尤其是赵建国,因为乡亲们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每份合同都是他亲自过目,若是遇到客户提的合作条件太过苛刻,或是自己听不懂的。

他就会让人等着,自己则是满会场找沈嘉楠和顾钰问两人意见,他只信这两人,只要他们说没问题,他就会签。

而此时,沈嘉楠招呼完岑万里,就把摊子交给白云,直接到了人潮涌动的瓷器展区,帮顾钰一起向大家介绍各种精美瓷器。

“瓷器算是我们华国独有的名片之一,从青花瓷到粉彩瓷,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华国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瓷器的制作工艺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窑口和风格。

如青花瓷,向来以素雅的色调,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图案而闻名于世,其釉色清新淡雅,犹如蓝天白云般澄澈。

绘制通常采用钴料,经高温烧制后,颜色鲜艳持久,永不褪色,堪称华国瓷器中的瑰宝……”

沈嘉楠和顾钰,声情并茂地向众人介绍着属于我国的“艺术瑰宝”,大伙儿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之声,或是嚷嚷着要定货。

那么,顾钰就会让旁边的工作人员将人带到洽谈区,与来自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窑口负责人,商讨接下来的合作。

………………

整个展会现场气氛热烈,人们穿梭在各个展区之间,赞叹声,交流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散。

苏老和顾明礼,还有沈嘉楠外公,坐在休息区看着人来人往的参会宾客,纷纷发出。

“这次国风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华国传统非遗的魅力。”

“可不是吗?”

苏老瞅了认识不到一周,却如同多年老友般的顾明礼一眼,笑着自嘲道,“我自认了解华国文化,如今看来,倒是我坐井观天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舒老爷子闻言失笑,“哈哈哈,都一样……”

展会自清晨开幕,一直热闹非凡,精彩纷呈,直到天黑透了才闭馆。

沈嘉楠站在舞台中央,向大家表示感谢,“感谢各位的光临和支持,这次国风展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活动。

更希望,通过这样的展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这些珍贵的非遗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好……”

众人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这充满意义的一天,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期待,离开了展会现场。

夜风吹过,柔和的灯光,洒在展馆的外墙上,仿佛为这一天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但对于中华传统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这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开端。

————

次日,展会进行到最后一天,今日展示的种类,相对来说比较繁杂,但也是大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