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城中学。
许承安的母校,也是他前世当老师,奉献了一辈子时间的学校。
同时也是施秋宁今生实习的地方。
8月末,实习生报到的日子。
校教务处。
“你好,冯校长,我是哈师大的准毕业生施秋宁,希望能到贵校进行实习!”
施秋宁说话间双手把个人材料和哈师大的推荐书递给负责实习生报到事宜的副校长冯玉梅。
“哎哟,施秋宁同学,你不是那个带沧城种木耳的青年企业家许承安许老板的媳妇吗?”
冯玉梅马上把施秋宁给认了出来。
如今许承安在沧城的名头实在太大了,隔三差五上报,沧城人想不认识他都难,连带着施秋宁也都有了点名气。
妇联那边还特地给你写过一篇报道,大力夸赞了这位山村走出的姑娘,在没上过高中的情况下通过在家自学考上了哈师大,是新时代女性的典型。
另外一方面也,妇联也夸了许承安无私地把把自己媳妇送去念大学的做法,并呼吁其他人向其学习,在大男子主义较重的80年代,这可是相当难得的。
而冯玉梅就是妇联的成员,对于那篇报道自然不会陌生。
施秋宁有些诧异,她腼腆地点了点头:“对,我丈夫是许承安。”
“施秋宁同学,我代表沧城中学欢迎你的到来!”
冯玉梅口气里都是赞赏。
像施秋宁同学这样在省城念大学,却主动回沧城这种小地方实习的人可不多,这也意味着,毕业后施秋宁几乎不可能留在省会工作了,肯定是被安排回来投身家乡的教育事业。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哪怕有为着她丈夫许承安的原因,不过这样的思想觉悟依然值得赞许。
施秋玲感激道:“谢谢你,副校长!”
很快便完成了实习报道,临别前冯玉梅又和颜悦色地道:“施秋宁同学,希望你安心实习,如果在校遇到啥问题的话,随时都可以过来找我的!”
“嗯,我知道了,冯校长,再见!”
“再见!”
施秋宁走下办公楼,就见到了在外边等着的许承安和两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