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钢材一碰到这温度就化了,铝钢也一样扛不住,这就是暂时没法突破的难题,急不来,还得一步步试验、慢慢摸索。”
最后,他又绕回开篇“热气上扬”的核心原理,轻声提了句前人的探索:
“其实这‘热气上升’的道理,从前人做的孔明灯里就能看出来——
灯笼里点上柴火,热气把空气顶出去,灯笼变轻了才会飘起来。
过去有不少匠人、学子,为了绘制更全的大明舆图,试着靠孔明灯升高望远,却因为没摸透它的升降规律,也控制不了飞行方向,好多人连人带灯摔了下来,付出了生命。
这个话题今天时间不够,等以后研究院把孔明灯上升的力学原理彻底研究透了,咱们再专门开次课展开研讨,也算是对这些敢闯敢试的前人的致敬。”
这周的训课在众人意犹未尽中结束,散场时不少人还凑在一起讨论——
有人琢磨着回去改进太阳能热水器的集成管,有人盘算着研究孔明灯的升降装置,更多人则是彻底打通了思路:
终于把《乾坤圣德经》里“阴气下沉、阳气上升”的抽象概念,和落雨、雷电、云层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现象对应了起来,理解得又透彻又直观,连之前觉得晦涩的理论,都变得鲜活起来。
有人已能顺着这个思路举一反三:
“冬天降雪、下冰雹,根源就在冷空气——
冷空气卷入雨云,把云中雨滴冻成冰晶,落下来便是雪;
若冰晶下落时被气流反复抬升、再次冻结增大,就形成了冰雹。”
培训班学员听得眼睛发亮,这才发现《乾坤圣德经》中藏着诸多真理,对“神性”的解释也清晰易懂。
这不仅为他们日后传教扫清了障碍,面对信众疑问时,也能给出准确答复,再也不会出现教义自相矛盾的窘境。
而物理、天文、地理三科的研究者,才是真正读懂深层逻辑的人。
此前陛下提及电池时,曾提到“阴离子”“阳离子”,当时众人听得模糊,始终找不到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