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没多少人知道,这座城密密麻麻的水网,其实是被逼出来的无奈。
那会儿堤坝刚垒好,一遇上大潮还是会被冲垮,海水灌进城里,刚种的庄稼、刚盖的房子全被淹了。
他们没办法,只能在城里挖满河道,让涨潮时的海水有地方流淌,不至于漫过房屋;
退潮时,海水又能顺着河道排回海里,不会在城里积成死水。
那些四通八达的水巷、横跨两岸的石桥,根本不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
是一次次被海水淹、一次次修补堤坝,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里攒出来的经验。
哪是什么天生聪明,全是靠命熬、靠手干,一点点把日子撑起来的。
可很少有人知道,威尼斯商人能一路闯到南洋,甚至跟大明做成生意,靠的不是自己单打独斗,而是在给奥斯曼帝国“打工”。
亚德里亚海东岸也是一片滩涂,海湾交错、岛屿零散,地形比威尼斯本土还要破碎。
当年奥斯曼人挥兵入侵南欧时,黑山的伯爵带着亲信逃去了卡尼奥拉,留下的属民逃无可逃,只能躲进达尔马提亚的山沟里,白天靠挖野菜、夜里去海边打渔勉强活命,日子过得比乞丐还苦。
威尼斯人见这群平民实在可怜,转念又瞧出了商机,便主动找上奥斯曼商队谈条件:
“我们帮你们打通去东方的贸易路,把大明的瓷器、丝绸运回来,你们就别再为难达尔马提亚的平民,让他们能安安生生过日子。”
奥斯曼人本就看不上那片贫瘠的滩涂,觉得杀几个穷得叮当响的平民也没好处,不如卖威尼斯人一个人情,便爽快答应了。
也正是靠着这层合作,威尼斯才有了稳定的东方贸易渠道,商船一趟趟从南洋运回紧俏货,慢慢攒够了实力,最终脱离了贵族控制,成立了威尼斯共和国。
至于奥斯曼人为什么非要找威尼斯人帮忙,道理其实很简单:
当时奥斯曼帝国正和神圣罗马帝国打得难分难解,跟波斯人、大食人也因为领土争端没停过仗,而南洋的贸易路线,全被欧洲人、波斯人、大食人攥在手里——
奥斯曼商队要是自己去,不等靠近港口就会被当成敌人围堵,船毁人亡是常事,简直是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