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皱眉:“可如果我们攻击这条线路,其他线路会不会立刻接管?反而让护盾更快进入应急模式?”
“不会。”沈逸调出能量流转动画,“你看这里——当这条线路负荷超过阈值,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会下降0.3秒。虽然很短,但在衰减峰值时,足够形成局部迟滞。”
“也就是说,”林悦眼睛亮起来,“我们可以卡在这个时间差里动手?”
“前提是能精准触发。”沈逸点头,“而且必须叠加多次,才能让迟滞扩大成断裂。”
他再次进入策略模拟空间,设定三项关键变量:攻击时机锁定在连续三次衰减峰值,作用方式为短脉冲共振,目标为错位线路接口区域。系统开始百万次推演,进度条缓慢推进。
林悦忽然抬手:“等等,我有个想法。”
沈逸暂停操作。
“刚才扫描时发现,护盾外缘的光晕在每次衰减后都会出现短暂扭曲,像是材料本身在承受压力。但如果这种扭曲不是副作用,而是设计上的‘泄压口’呢?”
“继续说。”
“也许它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释放多余能量,否则内部结构会崩溃。那个瞬间,可能是它最脆弱的时候。”
沈逸沉默几秒,重新调整模型参数,将“间歇性能量释放”设为潜在突破口。系统重新计算,结果显示:若在第三次衰减后的释放阶段同步注入反向脉冲,局部失衡概率提升至41.6%,远高于单一攻击方案。
“值得一试。”他说,“等陈宇带回日志数据,再做最终验证。”
就在这时,终端震动了一下。新的周期即将开始。
187、186、185……
沈逸没有移开视线。他知道,每一次倒计时都意味着护盾在重新校准自己,而他们也在同步进化对它的理解。
小主,
“林悦,继续采集光谱变化,重点关注每次衰减后0.5秒内的折射偏移。”
“陈宇,找到日志后立刻提取时间戳,我要知道那条备用线路是什么时候接入的。”
两人应声行动。
沈逸坐回墙边,掌心贴着胸前口袋里的脉冲器。外壳微温,储能状态稳定。他不需要现在就用它,但必须确保在最合适的一刻,能分毫不差地启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护盾的蓝光规律明灭,像某种深海生物在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