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府,洪承畴也站在城墙上,城防用具都抬上了城墙,准备应对接下来的大战。
河间府的大战,会比高阳城的还要激烈,洪承畴早已通过信鸽,知道了高阳之战的结果。
显然!像高阳城那种炸药包上,放火油的方式不能做了。
好在皇帝陛下,在他们临行前教给他们,不止三五个使用方法。
怕河间府失守,孙传庭还将所有手榴弹,全给了洪承畴和卢象升。
本来,卢象升应该是拿更多的,毕竟他那里有可能,要面临鞑子的临死反扑。
但卢象升一再推辞,说明前两场守城战的重要性。
一定要洪承畴多拿点,两人这才作罢,未再相互推辞,洪承畴拿了七成。
洪承畴所统领的兵马,是山东各镇的援军,以及皇帝给的五军营、神机营。
虽然城头火炮不少,新式火器也不少,但是压力依然很大。
毕竟!高阳城鞑子没有攻下,还死了一路主帅。
那这个河间府,鞑子怕是损失几万人,也会誓死拿下来。
洪承畴现在能做的,就是安排好河间府的防御工事。
尽可能的不要留下漏洞,拼死也要守住这河间府。
至于后面的事,皇帝陛下说了不用他操心,至于能斩杀多少鞑子,那都是次要的。
崇祯这边上次带着关宁铁骑,斩杀两千鞑子正白旗。
这会正不远不近的吊在,鞑子的军后面,双方的斥候,经常打得一脑袋浆糊。
光是这几天战死的斥候,就多达两百多人,也斩杀了鞑子斥候一百多人。
不论古今,武力值最高一直是斥候跟侦查兵,身手差一点都做不了这事。
战场之上,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情报,情报工作又必须由斥候去完成。
这就造成了双方斥候,经常会大打出手,只要遇到那就是不死不休。
此时,明军这边一个斥候队长,骑着马奔驰过来。
拉停战马后拱手道:“陛下,末将打探到,从鞑子军中出来一小队人马。”
“头上裹着白布条,抬着一口棺材,人数约有一百人左右,请陛下圣裁。”
正在练习骑射的崇祯,看着这烂到家的箭法直摇头,箭法实在太烂了。
十箭有八箭脱靶,看来这弓箭玩意,练习时长低两年半是不行的。
正想着,就听到斥候队长来报,瞬间就来了精神。
崇祯道:“去叫满承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