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书吏的居所位于元帅府旁一处清静小院。田娃深夜来访,递上那封匿名短信,并未多言,只将日间在军需官处的遭遇略作陈述。冯书吏捻着胡须,就着昏黄的油灯看完短信,脸上看不出喜怒。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他轻叹一声,将信纸凑到灯焰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朱营官和你,如今是风口浪尖上的人,有人不愿见你们起来,也是常情。”
他看向田娃,目光深邃:“此事,我知晓了。大帅既用你们,便不会坐视有人背后捅刀。军需那边,我会派人盯着,确保出征前粮草器械无虞。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们自己,还需多加小心。”
他没有承诺更多,但田娃知道,有他这句话,至少在明面上,军需官那边不敢再做得太过分。这就是借势的力量。
“谢冯先生。”田娃郑重行礼。
“去吧,”冯书吏摆摆手,“好好练兵,五日之后,见真章。大帅,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有了冯书吏的暗中关照,再加上朱重八真的带着汤和、徐达,如同门神般在军需仓库外“坐镇”了两天,后续拨付的粮草和箭矢、火油等物资本着“宁可多不可少”的原则,总算勉强凑齐,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至少数量上达到了要求。
内部的掣肘暂时被压了下去,朱重八和田娃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这支新老混杂的敢死队的最后磨合中。
时间紧迫,无法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训练,朱重八和田娃便采取了最务实的方法——模拟实战。
他们在营区外围选定了一处与目标粮仓地形有五六分相似的山谷,将其作为演练场。所有的训练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目标:如何在夜间,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动静,突破外围警戒,冲入核心区域,点燃粮草,然后迅速撤离。
朱重八负责锤炼士兵的胆魄和厮杀技巧。他将士兵分成两队,一队扮演守军,一队扮演进攻方,进行真刀真枪(木刀包布,沾石灰)的对抗。对抗极其残酷,受伤挂彩是家常便饭,朱重八的要求只有一个:“把每次对抗,都当成最后一次!不想死,就给我往死里练!”
他亲自下场,如同猛虎入羊群,将那些还存有侥幸心理的新兵打得哭爹喊娘,也用自己的勇武,彻底折服了这群亡命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