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宝钞流通及特许商会管理总章》的推行,如同在帝国庞大的肌体上施行一场精细的外科手术,过程必然伴随着阵痛与流血。田娃以铁腕落实“准备金制度”,严惩舞弊官吏,虽暂时压制了明面的抵抗,却也将更多的暗流逼向了更深处。
洪武五年的秋天,来得似乎比往年更早一些。凉风初起,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便如同惊蛰的雷声,炸响在看似渐趋平稳的宝钞改革上空。
风波起于运河重镇济宁。一夜之间,市面上开始流传一个骇人听闻的谣言:朝廷宝钞提举司勾结扬州大商沈万金,滥发无锚宝钞,准备金库早已空虚,宝钞即将成为废纸!谣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甚至编造了具体的宝钞编号和所谓的“内部消息”。
恐慌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济宁城内,持有宝钞的百姓和商户蜂拥至官设的兑换所,要求将手中的宝钞兑换成铜钱或金银。兑换所前瞬间排起了长龙,人潮汹涌,群情激愤。当地官府试图弹压解释,却更激起了民愤,认为官府是要赖账。骚乱之中,兑换所的门窗被挤破,吏员被打伤,混乱迅速波及到整个城市,多家悬挂“认收宝钞”招牌的商铺遭到冲击。
消息通过八百里加急传到京师时,朝会之上顿时炸开了锅。
“陛下!臣早言纸钞不可恃!如今酿成民变,祸乱地方,田娃难辞其咎!”一位素与清流交好的御史立刻出班,言辞激烈。
“济宁乃漕运咽喉,此地生乱,关乎京师命脉!必须立刻派兵弹压,严惩肇事者,并暂停宝钞流通,以安民心!”
“田娃所行新政,苛虐商民,始有今日之祸!请陛下明察!”
攻讦之声如同潮水般涌向田娃。李善长眉头紧锁,沉默不语。刘伯温目光深邃,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就连端坐龙椅的朱元璋,脸色也阴沉得可怕。民变,这是任何帝王都最为忌惮的事情。
田娃站在班列中,能清晰地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或质疑、或幸灾乐祸、或担忧的目光。他心中同样震惊,但更多的是冷静的分析。这绝非一次简单的谣言引发的意外!济宁并非宝钞流通的核心区域,谣言却能如此精准、迅速地煽动起大规模挤兑和骚乱,背后必然有组织、有预谋!
他深吸一口气,在喧嚣声中稳步出列,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陛下,济宁民变,事出突然,臣恳请陛下允臣即刻前往处置!”
“你去?”朱元璋冷冷地看着他,“如今民情汹汹,你去了,只怕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