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以稿子为纲,用平实的语言,像讲故事一样,将食品厂如何发现南水河小鱼仔资源、初期试验遇到的困难、如何一步步改进工艺,特别是张保国带领技术小组改造烘烤设备、何师傅反复调试配方的过程,娓娓道来。
……最开始油炸,太费油,成本下不来,我们就想,能不能少用油甚至不用油?就想到了用热风烘烤。第一次试验,做了个铁皮箱子,结果鱼烤不熟,还受热不均,失败了……
他毫不避讳初期的失败,详细讲述了解决问题的过程。
……后来我们换了发热管,加了导流板,何师傅调整了腌制方法,还试了先低温烘干再烤……前后折腾了快一个月,试验了二十多次配方和工艺,才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火候和时间,把用油量从最初降低了三分之二以上……
他引用具体数据:改造后,生产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十五,每瓶罐头的综合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十八,产品合格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他没有空谈意义,而是实实在在算经济账:成本的降低,让我们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了更灵活的定价空间,产品也更有了市场竞争力。工人们看到效益,干劲也更足了。
整个发言过程,王超语速平稳,条理清晰,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扎实的过程和确凿的数据。他偶尔会举起带来的小鱼仔罐头样品示意。台下很安静,不少人听得频频点头。主席台上,梁丰收书记也一改之前的严肃,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似乎在思考。
当王超结束发言,说出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时,台下响起了比较之前更为热烈的掌声。他再次鞠躬,然后稳步走下讲台。回到座位时,马向前偷偷对他竖了个大拇指,低声道:讲得好!实在!
接下来的会议,王超心情放松了不少。他认真听取其他单位的发言,特别是邻近几个县食品加工厂的经验,暗暗记下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
中午,会议安排在工作食堂就餐。十人一桌,菜式简单,但管饱。王超这桌除了南水县的几位,还有地区工业局的干部和别的县的代表。吃饭时,居然有人认出了他。
小主,
你就是刚才讲小鱼仔罐头的王厂长吧?讲得不错,很实在!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干部笑着说道,你们那个减少用油的办法,很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