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胶片暖光与圣诞硝烟

纽约皇后区橡树街别墅的地下室,早已被改造成一间专业剪辑室。1999年11月的寒风在窗外呼啸,室内却弥漫着旧式CRT显示器散发的微热、磁带机卷动的沙沙低鸣,以及浓得化不开的咖啡因气息。三台巨大的索尼特丽珑显示器幽幽亮着,将汪言轮廓分明的侧脸映成一片冷调的蓝。屏幕上,《当幸福来敲门》的素材如同奔腾的河流,在Avid Media Composer非线性剪辑系统的轨道上流淌。

威尔·史密斯饰演的克里斯·加德纳,穿着廉价西装、提着笨重骨密度扫描仪在旧金山街头狼狈奔走的画面;蜷缩在地铁站厕所,用脚死死顶住门板、捂住熟睡儿子耳朵时无声滚落的泪水;在证券公司实习生选拔中,面对考官诘难时眼中那簇不灭的火焰……无数个瞬间在汪言指尖的轨迹球操控下被精准切割、拼接。

“咔哒。”

汪言按下暂停键,画面定格在克里斯最终获得录用通知,走出公司大门,汇入午后人潮的那个长镜头。阳光刺破旧金山的薄雾,落在他微微颤抖的肩膀和强忍泪水的脸上。没有夸张的狂喜,只有劫后余生般的巨大平静和一丝难以置信的微光。

“就是它了。”汪言低声自语,将这条编号“SF-112”的镜头拖入时间线末端。粗剪完成。一百三十七分钟的苦难与坚韧,浓缩成一部电影的骨架。

他疲惫地靠向椅背,捏了捏酸涩的眉心。桌上堆满了空咖啡杯和写满标注的场记单。角落里,一台小电视正无声播放着娱乐新闻,画面里,威尔·史密斯的身影赫然在目。

不再是《绝地战警》里嘻哈搞怪的麦克警探,也不是《黑衣人》中耍帅逗趣的J探员。此刻的威尔,一身剪裁完美的汤姆·福特深灰色西装,白衬衫扣到领口,搭配一条低调的深蓝色领带。他坐在《奥普拉脱口秀》标志性的红色沙发上,姿态挺拔,眼神沉静,甚至带着一丝经过淬炼的儒雅。

“奥普拉,”威尔的声音透过剪辑室的静默隐约传来,温和而有力,“《飙风战警》……那是一段黑暗的旅程。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它带来的……一切。你被捧上神坛,然后被所有人期待着不能失败。当失败真的降临,那种感觉……”他微微停顿,喉结滚动了一下,仿佛在吞咽某种苦涩,“像是整个世界都在告诉你,你完了,威尔·史密斯,你不过如此。”

镜头特写推近,捕捉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痛楚,真实得令人心颤。

“但克里斯·加德纳的故事,”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重获新生的力量,“它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生命里最深的低谷。在旧金山那些真实的、冰冷的地板上,在那些为了儿子必须挺直脊梁的时刻,我找到了自己。演戏不再是表演,是呼吸,是活着。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力量不是来自票房数字,而是来自……永不放弃的信念,和对所爱之人的责任。”

画面切换,是威尔携妻子贾达·萍克特·史密斯和儿子贾登出席电影慈善晚宴的照片。一家三口,衣着得体,笑容温暖。威尔的手始终轻轻搭在贾登的肩上,眼神里的保护欲和慈爱溢于言表。通稿标题醒目:《威尔·史密斯:从“票房毒药”到“暖心父亲”,<当幸福来敲门>重塑巨星灵魂!》。

汪言看着屏幕上威尔沉稳自信的新形象,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棋子已落定,效果斐然。他拿起手边的摩托罗拉StarTAC翻盖手机,拨通了狮门总裁办公室的直线。

“弗兰克,预告片的粗剪样片发你加密邮箱了。重点突出‘温暖’、‘希望’、‘父子情’,滤镜调暖三档,配乐用那版带童声哼鸣的钢琴曲。我要它看起来像一杯热可可,闻起来像刚出炉的姜饼屋。”汪言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却不容置疑。

“收到!汪!我的上帝,你简直是机器!粗剪刚完预告片就出来了?”电话那头,古斯塔的声音混杂着纸张翻飞和下属急促汇报的背景音,“院线那边快把我逼疯了!2976家!圣诞档!他们当我是圣诞老人吗?派拉蒙的《绿里奇迹》像头拦路虎,米拉麦克斯的《苹果酒屋法则》虎视眈眈!哈维那老狐狸到处放话要狙击我们!”

“告诉他,”汪言的目光扫过屏幕上克里斯·加德纳坚毅的脸,“幸福来敲门的时候,挡路的都会被碾碎。预告片今天下午五点前必须铺到所有合作电视台和影院贴片。同步启动线上病毒预热,关键词‘圣诞必看’、‘温暖治愈’、‘威尔·史密斯蜕变’。”

“明白!我让宣传团队24小时轮轴转!哈维?让他见鬼去吧!”古斯塔的斗志被彻底点燃。

挂断电话,剪辑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颗小脑袋探了进来,是刘艺菲。十二岁的少女,身形抽条了些,婴儿肥悄悄褪去,下颌线条有了柔和的弧度。她没再像小时候那样炮弹似的冲进来,而是安静地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杯热气袅袅的牛奶和一碟烤得金黄的蔓越莓司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汪言哥哥,”她的声音清亮了许多,带着少女特有的柔和,“妈妈让我送点吃的给你。”她走进来,脚步轻快,将托盘放在汪言手边不碍事的角落,目光扫过屏幕上定格的威尔·史密斯,“这个黑人叔叔……看起来和电视里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