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暗夜铸剑·哲学烙印

阿尔弗雷德擦拭着布鲁斯伤痕累累的拳套,声音低沉而疲惫:“少爷,有些人…不值得拯救。”

布鲁斯凝视着尚未完成的蝙蝠战衣轮廓,眼神空洞:“或许我也不值得,阿尔弗雷德。但我必须成为他们恐惧的具象…直到哥谭不再需要蝙蝠侠的那一天。”

阿尔弗雷德放下拳套,直视布鲁斯,眼中是深沉的痛惜:“那您自己呢?谁来拯救您?”

“这句台词,”汪言点了点阿尔弗雷德的最后一句,“凯恩的语气再沉一点,像一块石头投入深井。

布鲁斯的反应…”他调出贝尔的特写镜头,那空洞眼神下压抑的绝望几乎要溢出屏幕,“保持。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宿命感,是整部电影的脊柱。它不酷,不炫,很痛苦,但这就是我要的蝙蝠侠。”

他追求的,从来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超级英雄,而是一个被创伤塑造、在黑暗中挣扎、以自身为祭品去对抗更庞大黑暗的“人”。这种内核,充满了东方式的悲剧哲学——知其不可而为之,向死而生。

一周后。加利福尼亚,伯班克。华纳兄弟制片厂,最大的内部试映室。

厚重的丝绒窗帘隔绝了外界所有光线,空气中弥漫着顶级雪茄的醇香和高级香水的混合气息。

华纳兄弟的CEO巴里·梅耶(Barry Meyer)、COO艾伦·霍恩(Alan Horn)、DC漫画主席保罗·莱维兹(Paul Levitz)、以及负责本片的资深制片人查尔斯·罗文(Charles Roven)等一众高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同参加某种秘密仪式的信徒,安静地坐在舒适的座椅里。巨大的银幕上,正在播放的正是汪言带来的、147分钟的超长粗剪版。

没有片头动画,没有配乐铺垫,开场就是哥谭市雨夜小巷,年幼的布鲁斯·韦恩目睹父母被枪杀。枪声在寂静的放映厅里炸响,清晰得刺耳。

随后是漫长的、压抑的成长与自我放逐。喜马拉雅雪山的严酷训练,哥谭底层监狱的弱肉强食,忍者联盟的残酷哲学…画面粗粝,叙事冷峻,节奏沉缓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牵引力。

当贝尔饰演的布鲁斯,在阿尔弗雷德的帮助下,于韦恩庄园的地下洞穴中,对着成群的蝙蝠发出那声源自灵魂深处的痛苦咆哮时,放映室里响起几声压抑的吸气声。那种原始的、未被任何特效修饰的愤怒和恐惧,直击心灵。

随着剧情推进,初代蝙蝠战衣亮相(设计稿汪言亲自把关,摒弃了夸张的肌肉线条,更强调实用与隐蔽,带着一种冷兵器的质感)、

第一次笨拙却充满力量感的街头打击犯罪、与连姆·尼森饰演的杜卡德在韦恩庄园烈焰中的宿命对决…粗剪版以一种近乎纪录片式的冷硬质感,将“蝙蝠侠”从神坛拉回人间,又将这个“人”推向了黑暗骑士的祭坛。

当最后,戈登警长(加里·奥德曼饰)站在燃烧的韦恩庄园废墟外,将蝙蝠信号灯交给蝙蝠侠,说出那句:“哥谭需要你这样的人…但我们该给你什么称号?”

而贝尔饰演的蝙蝠侠隐入阴影,只留下低沉沙哑的一句:“象征…一个象征。” 画面定格在哥谭市阴郁的天空下,那个简陋但充满威慑力的蝙蝠信号投射在乌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