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义绝心离

刘备的目光如同实质,沉甸甸压在宋江身上。

逼得他踉跄后退,额角瞬间布满细密冷汗。

此刻他宁愿面对出鞘利剑,也不愿承受这双能洞穿所有伪装的眼睛。

“成大事者…岂能拘于小节!”

宋江强撑着抬起头,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等聚义所求乃是招安报国!那些村民…是为大业不得不做的牺牲!待他日宋江位列朝堂,定当为他们请功追封,光耀门楣!”

刘备并未动怒,反而以悲悯语气反问,字字敲在宋江摇摇欲坠的心防。

“宋江,你口口声声招安,句句不离忠君爱国,我且问你…”

他声音陡然一沉:“一个用无辜者鲜血染红官袍的官,与贪官污吏有何区别。你追求的究竟是忠义?还是披着忠义外衣的功名利禄?”

“我……”

这轻飘飘的二问,比任何厉声斥责都更具力量。

宋江双腿一软,噗通一声瘫坐在地,

他不是怕死,而是在这直指本心的诘问下,发现自己毕生追求竟如此不堪。

“似你这般伪善,假借大义之名行卑劣之实,比真小人更为可恨!”

刘备眼中寒芒一闪,佩剑铿然半出鞘,杀意凛然。

“今日,某便替天行道,为青州那数百冤魂,讨个公道!”

在刘备帝王般威严的凝视下,死亡从未如此真切。

宋江吓得连连后退,脸色惨白如纸,语无伦次地嘶喊:“不!你不能杀我…晁天王…朱仝兄弟…戴宗兄弟!救…救我!”

此刻他状若疯癫,狼狈如丧家之犬,哪还有半分及时雨的气度。

这时,一道巍峨身影越众而出。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美髯公朱仝。

他每一步都走得沉重如山,目光扫过地上狼狈不堪的宋江,万千往事涌上心头。

宋太公有五子,宋江排行第三,因面黑而被乡人称为孝义黑三郎。

他从小受父亲的教诲,忠孝义气,乐善好施,时常周济乡邻。

宋家庄院后花园,槐花开得正盛,树下有眼水井,宋江经常帮父亲从这眼井里提水浇花。

盛夏午后,宋太公喜欢在躺椅上小憩,宋江便早早地赶走猪羊牲畜,唯恐惊醒了父亲,会一边读书,一边用蒲扇给父亲扇凉。

父亲染病时,他更是衣不解带,日夜侍奉榻前,端汤喂药,问寒问暖……

往事历历在目,曾与他月下结拜的孝义黑三郎,与眼前这个为求自保不惜诛杀兄弟的伪善之徒轰然重叠,又瞬间碎裂。

朱仝闭目长叹,没有再看颓丧的宋江,而是转身,不卑不亢地向刘备抱拳行礼。

“哥哥秉公决断,朱仝拜服。然昔日宋江于我有私恩,此恩不报,此生难安。”

他略一停顿,凤目扫过在场众人,最终目光回到刘备身上,抱拳过头,字字千钧。

“朱仝在此,只为全昔日恩义,并非护他前程!今日恳求饶他一命!若他日,此獠再行不义,无需哥哥动手,朱仝必亲手斩之,然后自刎以谢天下!”

刘备看着朱仝那八尺五六的伟岸身躯,那威风凛凛的虎须髯,那重然诺,轻生死的凛然气度。

这一瞬间,时光仿佛倒流,眼前浮现的是千里走单骑的义薄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