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定章立制铸强军 精挑细选练新锐

紫宸殿奏对之后,新军的筹建便紧锣密鼓地展开。太孙赵宸与陈彦领了圣命,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两人在皇帝特批的一处靠近京营、相对独立的营区内,设立了新军帅帐,立即投入了繁重而关键的建章立制工作。

帅帐之内,烛火常明。赵宸与陈彦相对而坐,案几上铺满了各类兵书、律例以及空白文书。他们首先要做的,是为这支寄托了厚望的新军,奠定一套迥异于旧军、能够激发最大战力与忠诚度的制度根基。

“殿下,”陈彦铺开一张纸,神情严肃,“欲练强军,必先固其本。士卒效死,无非为‘利’与‘义’。‘义’乃家国大义,需平日灌输;而‘利’之根本,首在粮饷与身后抚恤。此二事若不妥善,军心必散,再严的训练也是徒劳。”

赵宸点头,深以为然:“维岳所言极是。旧军之中,克扣粮饷、抚恤无着之事屡见不鲜,实乃军之大弊!新军绝不可重蹈覆辙。你有何具体想法?”

陈彦早有腹稿,直言道:“臣以为,新军粮饷,当远超旧军标准。正兵月饷,至少需是寻常营兵一倍!且需足额、按时发放,绝无克扣!此乃‘厚饷养兵’,使其无家室之忧,方能专心操练,勇于征战。”

“一倍?”赵宸略一沉吟,随即果断拍板,“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此乃激励士气之要策,即便耗费多些,也值得!孤这便行文户部,单列新军饷银,由东宫派人协同户部官员,直接至大营发放,不经任何中间将官之手,杜绝贪墨!”

“殿下明鉴!”陈彦继续道,“再者,便是抚恤。战场搏命,伤残难免,阵亡常有。若士卒知身后家小无依,焉能尽力死战?臣请奏,新军阵亡者,抚恤银需为旧制三倍!重伤致残者,由军中供养终身,或一次性发放足以安身立命之厚恤。其子弟,可优先录入军中幼营或地方官学。如此,士卒方无后顾之忧,敢效死力!”

“三倍抚恤,赡养伤残,优抚子弟……”赵宸眼中闪过激赏之色,“好!此策大善!虽耗资更巨,然能收万千士卒之心,使其效死!准!一并写入章程!”

解决了钱粮抚恤的根本问题,陈彦又将重点转向了日常保障。“殿下,强军不仅在于饷银,更在于体魄。士卒每日操练,消耗巨大,若无充足肉食补充,难以支撑高强度训练,更遑论拥有强健体魄与匈奴搏杀。”

“肉食?”赵宸皱眉,“军中供给肉食,耗费巨大,向来只有将领或有功将士方能偶尔得之。”

“正因如此,旧军士卒大多面有菜色。”陈彦道,“臣有一策,可相对廉价地解决肉食之需。”

“哦?快讲!”

“养猪。”陈彦吐出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