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一封由八百里加急送达的诏书,打破了汉中郡表面上的平静。使者风尘仆仆,手持节杖,直入刺史府正堂。刘正闻讯,不敢怠慢,立刻命人焚香设案,率领郡中主要属官,跪迎天使。
刘隆作为郡中实际掌兵者,亦身着正式官服,立于父亲身侧。他心中清楚,这封来自洛阳的诏书,必将彻底改变天下的格局。
使者展开黄绢诏书,用略带尖细的嗓音高声宣读:
“制曰:朕闻天生烝民,立君以牧。然今有巨鹿妖贼张角,妄称‘黄天’,聚众为乱,荼毒生灵,倾覆社稷。朕甚恻然,寝食难安。贼势猖獗,烽烟四起,州郡驿报,道路梗阻。为速平祸乱,拯民于水火,特颁此诏:”
使者顿了顿,声音提高,字句清晰:
“令各州牧、刺史、郡守,厉兵秣马,各率其众,就地募兵讨贼,保境安民!许以便宜行事,可权宜征发粮秣,擢用才俊,务求克日殄平,以靖地方!钦此!”
诏书内容不长,却字字千钧,如同惊雷炸响在堂上每一位官员的耳边!
允许各地州郡长官自行募兵讨贼!便宜行事!
这等于是在事实上,承认了地方军阀割据的合法性!朝廷中枢,在面对席卷半壁江山的黄巾之乱时,已然力不从心,不得不放权地方,以求自保!
“臣等接旨!谨遵圣谕,誓平妖贼,以报皇恩!”刘正率先叩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不知是激动还是惶恐。堂下众官也随之山呼万岁,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复杂的神色。
使者宣读完诏书,神色稍缓,对刘正道:“刘使君,陛下对汉中寄予厚望。汉中乃益州北门,险塞之地,万望使君戮力同心,不负圣恩。” 话语虽是勉励,却也透露出朝廷对汉中能否守住的担忧。
送走天使后,刺史府正堂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众人面面相觑,消化着这石破天惊的诏令。
郡丞率先开口,忧心忡忡:“府君,自行募兵,便宜行事……此例一开,只怕……” 他不敢再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只怕天下从此多事,各地豪强并起,朝廷权威扫地。
长史却道:“此亦无奈之举。黄巾贼势大,若等朝廷调兵遣将,缓不济急。唯有各地自保,方能遏制贼势蔓延。对我汉中而言,亦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