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锄阉

送走番子后,杨廷和站在门前阴影处,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眼中寒光闪烁。

“备轿,”他低声吩咐管家,“我要去拜访张永公公。”

紫禁城北的司礼监值房,烛火通明。

掌印太监张永正伏案批阅奏章,听闻杨廷和来访,眉头微蹙。

“这老狐狸深夜来访,必有所图。”张永对心腹小太监道,“让他在偏厅等着,就说我在伺候皇上。”

半个时辰后,张永才慢悠悠地来到偏厅。杨廷和正品着茶,见他进来连忙起身:“张公公日理万机,冒昧打扰了。”

“杨阁老客气了。”

张永皮笑肉不笑地还礼,“不知深夜来访,有何要事?”

杨廷和叹了口气:“实不相瞒,老夫是为张公公不平啊。”

“哦?”张永挑眉,“咱家有什么不平的?”

“张公公乃先帝旧臣,司礼监掌印,理当位居内廷之首。”杨廷和压低声音,“可如今刘瑾一个御马监太监,却凌驾于公公之上,把持朝政,实在令人愤慨!”

张永眼中闪过一丝阴郁,但很快恢复平静:“杨阁老说笑了。刘公公深得圣心,咱家自当配合。”

“张公公大度。”杨廷和从袖中取出一份密折,“不过,若刘瑾继续得势,恐怕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公公您了。”

张永接过密折,打开一看,脸色顿变。上面详细记录了刘瑾近日在皇上面前如何诋毁他,甚至提议将他调往南京守陵。

“这...杨阁老从何处得来?”

“自有渠道。”杨廷和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张公公可知,刘瑾最近在查什么?”

张永摇头。

“他在查各地镇守太监的账目。”杨廷和凑近一步,“首当其冲的,就是张公公您安排在江南的几个干儿子……”

张永手中的茶盏"啪"地捏碎了。他作为司礼监掌印,在各地镇守太监中安插了不少亲信,这些年来捞的油水可不是小数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阁老今日来,不只是为了告诉咱家这些吧?”

杨廷和正色道:“明人不说暗话。刘瑾不除,你我皆无宁日。不知张公公可愿联手?”

烛火摇曳中,两个老谋深算的身影越凑越近……

三日后的大朝会,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悄然展开。

当朱厚照刚在龙椅上坐定,都察院十三道御史突然齐刷刷出列,高举奏折:“臣等有本奏!”

朱厚照挑眉:“哦?今日倒是整齐。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