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就不得而知了,估计有是可能有些异动,但绝对不会是率军犯边这种险情,大概率是想借着这个由头,收拾刘瑾罢了。”
姜饼语气轻蔑,显然对这些腌臜手段极其不屑。
朱厚照问道:“那刘瑾呢,他在历史上是什么下场?”
“史书记载,正德五年,安化王朱寘鐇以除刘瑾为名,起兵反叛。
皇帝命御史杨一清、太监张永为总督率军讨伐。
事变平息后张永采纳杨一清之计,利用报捷之机,密奏刘瑾诸不法事。
刘瑾被逮捕后,皇帝命人抄其家,得金银珠贵及玉带、衮衣等违禁物品,遂以谋叛罪将其凌迟处死。”姜饼一字一句缓缓说着。
朱厚照闭上眼睛:“看来,后来的我最终妥协了,不得不杀刘瑾以平息文官集团。”
他没有惊怒为何能从刘瑾家中搜出衮衣这种大逆不道的东西。
冤枉你的人往往比别人知道你有多冤枉。
刘瑾就属于这种情况。
他本身是个太监,又没有后代子嗣,他弄衮衣有什么用?
满足自己虚荣心吗?
别特么扯淡了,这可是算谋逆大罪了,刘瑾这么聪明的人,能把自己哄的如此开心,至于犯这种小错?
再者说,只要有自己皇权的庇护,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好不威风,何必搞这种名堂。
所以朱厚照断定,这所谓的衮衣,是那群家伙强加上去的。
而自己迫于压力,又不得不牺牲这把好刀来平息事态。
“该死!”
想到此处,朱厚照杀意更甚。
刘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当时皇帝手中最锋利的利刃。
在其专权时期的几则官场轶事,倒真是值得玩味。
这些记载读来,总让人觉得史笔之下暗藏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