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六,拂晓。睢阳城头雾气未散,守军彻夜未眠,紧张地盯着城外华夏军营。突然,营门大开,一员白袍骁将单骑而出,正是背嵬军先锋杨再兴。他纵马至城下三百步处,丈二长枪遥指城楼,声如洪钟:
“城上守军听着!我乃大华夏金枪将杨再兴!何人敢出城与我一战?”
城头一阵骚动,刘光世眉头紧锁。他深知杨再兴勇猛,麾下诸将无人能敌。正当他准备下令坚守不战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城楼转角传来:
“无量天尊。刘将军,让贫道去会会这位小友。”
众人循声望去,但见一位青袍老道缓步走来。这道人须发皆白,面色红润,双目开阖间精光隐现,背负一柄古朴长剑。最奇特的是,他步履轻盈,竟似踏云而行,城砖上未留半点足迹。
刘光世大惊:“玄诚道长!您老人家怎的出关了?”
原来这道人乃是宋室供奉的隐世高手,华山派耆宿玄诚子,年逾百岁,剑法通神。因感宋室供奉之恩,此番特为护国而下山。
玄诚子淡然一笑:“江山危难,贫道岂能坐视?且让贫道去称称这位杨将军的斤两。”
城门开启,玄诚子竟不乘马,一步踏出便是三丈,青袍飘飘,转眼已至阵前。杨再兴见来的是个步行老道,不禁一怔:
“道长是何人?杨某枪下不伤老弱!”
玄诚子拂尘轻扬:“贫道华山玄诚子。杨将军,请出招吧。”
杨再兴虽觉诧异,但见老道气度非凡,不敢怠慢。沥泉枪一振,使出家传绝学“杨家枪法”起手式“苍龙出海”,枪尖颤动如龙,直刺玄诚子胸前大穴。
这一枪快如闪电,蕴含95点武力值的磅礴劲力。观战双方都以为老道必然后退闪避,谁知玄诚子不闪不避,拂尘轻轻一甩,尘尾如云般卷向枪尖。
“叮”的一声轻响,杨再兴只觉枪上传来一股柔韧至极的力道,竟将他的猛力尽数化解。更奇的是,这股力道循枪而上,震得他手臂微麻。
“好内力!”杨再兴大喝一声,枪法突变,使出“暴雨梨花枪”。但见枪影重重,如暴雨倾盆,将玄诚子周身笼罩。
玄诚子依旧从容,青袍飘动间,拂尘或点或扫,每一次都精准地击中枪尖力道最弱之处。这手“以柔克刚”的功夫,已臻化境。
战至二十合,玄诚子忽道:“杨将军小心,贫道要出剑了。”
话音未落,背后长剑铿然出鞘。剑光如秋水潋滟,正是华山绝学“清风十三式”起手式“清风徐来”。这一剑看似缓慢,实则剑意已笼罩杨再兴周身要穴。